向海图强 山东省属企业激发海洋经济活力
导言:近年来,山东全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不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近年来,山东全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不断激发海洋经济活力,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刷新纪录全球最大双燃料超大型液化气船靠泊青岛港
日前,船长230米、船宽36.6米,由中国自主研发第四代VLGC、当前全球最大的双燃料超大型液化气船“木星汽船”轮,搭载50965吨低温丙烷,在引航员的指挥和拖轮的配合下,顺利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D24泊位。山东港口青岛港成功刷新接卸VLGC船舶最大载货量、月度低温丙烷累计接卸量两项历史纪录。
为确保“木星汽船”轮安全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联合多部门密切跟踪船舶动态,制定周密的通航计划和应急保障措施;董家口港海关、董家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单位,安排专人登船开展相关检查,为港口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青岛港油港公司高度重视,组织生产指挥中心、董家口液化、船舶代理、货主等单位召开专题会,周密制定船舶靠泊接卸方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生产组织各环节衔接,确保“木星汽船”轮作业全过程受控。
在多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木星汽船”轮顺利靠泊并安全高效进行卸货作业。截至3月底,青岛港油港公司3月份低温丙烷累计接卸量超27万吨,刷新历史纪录,提前四天完成低温丙烷季度任务指标。
筑梦深蓝中鲁远洋助力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山东国投所属中鲁远洋公司已构建起涵盖远洋捕捞、海洋运输、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出口贸易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捕捞、运输、储存、供应的一体化。该公司拥有集冷藏、加工、贸易及冷链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配备4万吨超低温冷库(-60℃)和1万吨常温冷库(-30℃)。
面对国际渔业资源管理趋严,中鲁远洋公司创新推行“捕捞配额+生态补偿”机制。在印度洋、中西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渔场,企业主动参与限额捕捞,同时使用生态友好型渔具,精准定位捕捞目标,降低对非目标鱼种的误捕和伤害,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船舶建造方面,围绕海洋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采用新型环保冷媒R404A这种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来替代氟利昂R22等传统制冷剂,并且优化电解海水防污装置,推动船舶朝着减排增效的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
从智能化船队驰骋深蓝,到产业链数字化重构,中鲁远洋渔业正以“技术+生态+政策”三重创新,实现从“量”到“质”的市场突围。
“带货交付”持续增加全球最大环保型短途运输滚装船在烟台港首航发运
近日,全球最大环保型短途运输滚装船“那不勒斯港”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首航发运,搭载619台重型卡车及工程机械驶向非洲,这是烟台港2025年第3单滚装新船“带货交付”业务,为中国汽车产业链深度嵌入船舶高端制造供应链贡献山港力量。
“那不勒斯港”轮靠离泊及装船作业期间,烟台港与烟台海关、烟台海事、烟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烟台港引航站等口岸单位部门密切协作,针对该轮货物型号复杂、验收标准高、集港时间紧等情况,滚装物流公司超前制定单船作业方案,计划调度、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等各环节无缝衔接,提供车辆集港、验收交接、场地停放、统筹装船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擦亮“全国服务最好的汽车码头”特色品牌。
近年来,商品车海运需求快速上扬,各大国际船公司纷纷增加新船建造订单,在中国船厂建造完成后前往国外运营。作为山东港口商品车物流基地和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烟台港灵敏捕捉大批“直尾跳”滚装新船在国内陆续下水交付商机,向主机厂及货代公司等客户宣传“L形”滚装码头硬件配置和覆盖全球航线布局优势,协助船东深度开发中国市场,新下水船舶“带货交付”在烟台港已形成常态化发运规模。
文章来源:山东省国资委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邮箱:cenn_gd@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