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市场“春意暖” 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
政策暖风频吹,并购重组迎来回暖。据统计,截至4月8日,年内已有超80家公司更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情,远超去年同期。从并购方向来看,以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多元化战略等为目的进行产业扩张整合成为主流。
一名券商并购重组业务负责人表示,随着IPO监管趋严,一些企业转道并购重组赛道,市场并购意愿明显增强。监管在提高对重组估值包容性,提升并购重组政策支持的并且,也对概念炒作、借壳上市等行为进行打击,在政策积极鼓舞下,能够预料,A股市场并购重组需求会不断增加,并购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并购标志性案例涌现
产业并购已成为市场主流,行业龙头并购优势进一步凸显,涌现了很多标志性案例。
新天药业近期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拟购买董大伦、董竹、海南乾耀等88名股东持有的上海汇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伦医药”)85.12%股权。交易完成后,汇伦医药将成为新天药业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汇伦医药筹备IPO多年,转道“并购”激励了重组市场。新天药业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专科领域的产品管线,完善产品矩阵,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用药选择,进而提高上市公司在主打药品领域的市场覆盖率与妨碍力。
这是今年以来并购市场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4月8日,今年已有超80家公司更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情,远超去年同期。其中,以产业为目的的重组占比近七成。
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电子新兴产业是并购重组的主力军。除了上述新天药业收购汇伦医药外,华润双鹤收购华润紫竹、中国通用集团并购整合重药控股、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等大型交易案例,北陆药业、赛托生物、新诺威等公司抛出交易方案,并购市场迎来一轮小高潮。安孚科技也因并购安孚能源、普源精电拟收购耐数电子100%股权加码主业、*ST金时收购青岛展诚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等获得了市场的追捧。
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企业并购更具主导权。如四川省国资委旗下的蜀道装备2月6日晚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雅海能源股权,并取得后者控股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可补足公司产业链、延伸上下游产业,不断促进主营业务与新兴科学技术手段、业务模式、应用场景等的融合,促进业务转型升级,上市公司需更加重视潜在的标的公司与自身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券业并购重组预期升温
近日,4家券商股权受让事项引发业内关注。
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湖北省国资委旗下长江产业集团与公司股东湖北能源、三峡资本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长江产业集团拟经过协议转让方式以8.2元/股的价格分别受让湖北能源、三峡资本持有的上市公司约5.3亿股和约3.33亿股股份。待本次转让经审批经过并完成股份过户后,长江产业集团将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
浙商证券发布公告,拟经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重庆信托等5家转让方合计持有的11.16亿股国都证券股份,占国都证券股份总数的19.1454%。本次受让成功后,浙商证券将成为国都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锦龙股份公告称,公司与东莞金控资本就金控资本故意收购公司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订了无约束力的交易备忘录。若此次金控资本可以成功受让东莞证券股权,那么其将取代锦龙股份成为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
东北证券公告,目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亚泰集团公告拟出售所持公司29.81%的股份,而这将引发东北证券第一大股东的变更。
申万非银团队认为,从严监管背景下,监管层关于券商功能性、专业性和合规性要求更高,当前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内外部环境已基本具备,内生驱动和政策导向双重作用下券商间并购整合或将提速。券商的并购重组有助于解决同业竞争、区域特色券商做大做强诉求,包括了国资整合民营券商,同一实际操纵人旗下券商整合的可能性。
并购数量和质量并重
市场普遍认为,在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在稳健前行的并且,有望扭转近年遇冷趋势,产业并购实现复苏。
监管部门多次表态支持上市公司经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2月5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司召开座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产业并购渐成市场主流,一大批上市公司经过并购重组实现提质增效、做优做强。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称要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引导交易各方在市场化协商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优化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研究对优质大市值公司重组快速审核。
多家券商也在并购业务上招兵买马,在寻找优质标的、探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上下大力气。上述券商并购重组业务负责人表示,符合国家战略、鼓舞科技创新的产业并购,将成为并购主旋律,这也是此前各家券商的重点关注方向,当前各家券商发力并购,挖掘产业链上下游机会。
该人士指出,在鼓舞并购重组的并且,监管部门也在防范可能浮现的乱象,从严监管“借壳上市”和盲目跨界并购,坚决打击“炒壳”行为,这几年借壳上市案例很少,优胜劣汰机制持续强化,并购市场质量提升明显。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