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稳预期强信心 民间投资结构性亮点纷呈

时间:2023-12-07 16:30:51 推荐 672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进展的生力军。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还是复杂多变,我国民营企业进展韧性不减。受访专家表示,随着支持民营经济进展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民营企业进展环境持续优化,增强了民营企业的进展信心。下一步,要接着强化民营经济进展法治保障,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为民营经济进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

经营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进展的活力源泉。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进展等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下,我国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新设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民营经济进展一直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对于促进民营经济进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进展具体措施,央行等八部门发布了金融助力民营经济进展壮大25条举措,市场监管总局也从优化进展环境等方面出台了措施。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强化政策出台的系统设计、政策落实的跟踪咨询效,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见效,9月初国家发改委宣布成立民营经济进展局。11月中旬,民营局首任局长魏东同意媒体采访时指出,民营局正加快建立健全民营经济进展促进机制、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目前,差不多组织多场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的诉求和意见,推动解决困难咨询题。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同意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进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民营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进展环境,有利于增强民营企业进展信心,政策风向标作用明显。

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针对相关咨询题,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出台举措,今年7月从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各地积极跟进,支持民间投资进展。8月份,浙江省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进展32条措施,明确该省“4+1”专项基金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不低于70%;9月初,北京市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57个重点项目;9月下旬,江苏省发布首批430个鼓舞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总投资3235亿元。

随着相关举措落地见效,民间投资降幅有所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5%,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8月份分别收窄0.1个和0.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辟投资后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9.1%。

实际上,民间投资呈现出的结构性亮点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高技术创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创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创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0%、16.7%;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7.3%、29.1%。

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指出,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进展,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高我国产业附加值及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随着产业转型向高端化、数字化进展,各地持续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叠加经济企稳回暖、产业进展动力增强等多重因素,高技术产业投资高增长态势或将延续。”王鹏表示。

王鹏建议,为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促进民营经济更高质量进展,需要接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优化民营企业进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地落细。并且,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倾斜。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记者指出,下一步,要接着强化民营经济进展法治保障,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进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必要的干预。

来源:中证网